?
9月的陜西,“秋老虎”余威尚在。陜西渭南市蒲城縣椿林鎮(zhèn)的春雨甜桃示范園內,枝頭的桃子粉嫩異常。園區(qū)負責人高米加正頂著日頭組織工人采摘桃子,發(fā)到全國各地的網絡訂戶手中。這是一家依托數字化技術專做精品甜桃的企業(yè),短短六年間已在全國開設了6家高標準甜桃生產基地,業(yè)務蓬勃興旺。
從靠天吃飯到掌握主動
春雨甜桃示范園更為人熟知的負責人是張春虎,即高米加的愛人。2016年,畢業(yè)于中國政法大學的他放棄了在北京小有所成的事業(yè),回到家鄉(xiāng)做起了桃農。
與村里種了幾十年桃樹的老人不同,張春虎走的是現代化農業(yè)之路:“從小在農村長大,我知道農業(yè)受冰雹、大風、大雪、霜凍等自然因素影響大。農民是靠天吃飯,我就想發(fā)展現代化設施農業(yè),改變這種情況?!?/p>
經過6年摸索,張春虎離他設想的目標越來越近。產業(yè)園內,中國電信5G信號已經覆蓋,大棚內安裝了智能設備,實現了氣象、土壤、溫濕度等數據的實時監(jiān)測,可通過手機遠程控制,并可自動授粉,遠程升降覆膜、棚頂等。通過給不同棚體調節(jié)溫濕度,控制成熟時間,再加上早、中、晚品種的搭配,可以保證每年從4月到11月,都能向市場供應鮮桃,打破了傳統(tǒng)的桃子上市時間限制。
“以前沒有這些自動化設備的時候,坐果率最低只有40%,現在已經接近100%了?!备呙准佑X得,這就是現代化農業(yè)的好處,真正擺脫了“靠天吃飯”的被動。
一系列技術加持下的桃子口味出眾,早早就通過電商渠道被預訂一空。春雨甜桃家的桃子不但不愁賣,而且賣價高。當地桃農得知后,紛紛參觀學習。
據介紹,春雨甜桃示范園目前已由初級果實向深加工轉變,開發(fā)出桃樹認養(yǎng)、桃樹盆栽、桃干、桃果、桃罐頭、桃花、桃酒、桃膠及桃木工藝制品等,總產值已達2200萬元,凈利潤600萬元,輻射帶動600余戶農民增收脫貧致富,人均年收入達36000余元。
從不敢嘗鮮到相見恨晚
在相隔不遠的蒲城縣龍陽鎮(zhèn)店子村,黨總支書記劉長合正盤算著來年的智慧大棚種植計劃。今年啟用了中國電信支撐的智慧大棚應用后,村集體經濟產業(yè)園種植的吊籃西瓜和甜瓜大豐收,賣上了價,“鄉(xiāng)黨”們都充滿了干勁。
店子村今年是首次嘗試智能種植,在棚內安裝了溫濕度智能控制設備,監(jiān)測空氣和土壤的相關指標,配合自動化滴灌設施,同時架起了24小時在線的攝像頭。這一嘗試效果出奇的好。
“今年瓜的長勢比去年好很多,不是一點半點。種西瓜比以前省力多了,人工成本降低了??萍家脖任覀兊慕涷灴孔V多了,以前憑感覺澆水,澆多了死秧就多,今年死秧現象很少,產量上來了。西瓜上市時間也提前了一周左右,一天一個價,早上市能多賣三倍的價錢呢!”作為地道的農民,劉長合今年投資部署智能化設備前也是各種擔心,如今,他對于第一次“吃螃蟹”既激動又感慨:“對我們農民來說這都是高科技,雖然有幾十年的種瓜經驗,但不相信科學還真是不行?!?/p>
有了今年的成功探索,劉長合打算明年再種上草莓西紅柿,帶領村民走精品路線:“擱以前,我們真不太敢走精品路線,就算不怕種不好,也怕賣不出去,今年試了網絡直播,效果很好,我們心里有一些底氣了。”今年村里架起了24小時直播攝像頭,不忙的時候,劉長合帶頭直播帶貨;忙的時候,攝像頭就直播棚里瓜果的生長情況,沒想到此舉受到不少好評,有客戶專門說:“從你們栽上瓜以后,我沒事就看直播,看西瓜長多大了?!惫瞎纳L過程通過攝像頭完全可視,許多人覺得放心,訂單也因此增多。
如今,嘗到了甜頭的劉長合甚至開始復盤:“如果早兩年開始直播就好了,當初我們也不知道外面的價格,不然我們的瓜也許能賣更高的價錢?!?/p>
也正是考慮到農副產品銷售難題,陜西公司今年持續(xù)發(fā)力:今年年初,提出利用渠道及網絡資源,建設千家鄉(xiāng)鎮(zhèn)助農直播間,提高農民數字化“新農具”應用水平;今年7月在中國電信翼支付平臺上線“鄉(xiāng)村振興—陜西館”,打造“一縣一品”,共引進各區(qū)縣名特優(yōu)“三農”企業(yè)80余家,上線陜西名特優(yōu)農產品超過1000款。據悉,“鄉(xiāng)村振興—陜西館”8月銷售農產品8787單,累計銷售額20余萬元,超過一半均為省外下單,極大促進了“陜品出陜”。
先行者的經驗堅定了后來者的信心。蒲城縣椿林鎮(zhèn)黨委副書記叱學斌透露,鎮(zhèn)里下一步準備加大力度推廣智慧農業(yè):“這些現代化技術,以前年紀大的果農覺得很難,跟不上時代,現在發(fā)現別人通過手機操作就可以,挺簡單,也愿意試試。”
蒲城縣是陜西省第一產糧大縣,有“關中糧倉”之稱。椿林鎮(zhèn)主要種植小麥、玉米等糧食作物。糧食事關國運民生。叱學斌透露,下一步,椿林鎮(zhèn)將在糧食種植領域引入智能化手段,保障糧食豐產。同時,鎮(zhèn)政府還將建立直播基地,銷售全鎮(zhèn)的農副產品,將當地的酥梨、葡萄、棒棒饃等特產銷往更多地區(qū),讓民眾的“錢袋子”越來越鼓,讓陜西的“鄉(xiāng)黨”們在數字化的道路上大步向前。